pg电子模拟器“唤醒”城市“沉睡空间”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长沙模式”
栏目:室内知识 发布时间:2024-07-08 03:36:37

  pg电子试玩平台(莲花镇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周边3700多名村民免费健身的难题。星辰全媒体记者贺亚玲摄)

  星辰在线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贺亚玲)高架桥上,车辆飞驰而过,桥下群众激战正酣;体育公园里,游人如织,踢球的、喝彩的、玩耍的,齐聚一堂,热闹非凡这一幅幅美丽的场景,是长沙解决“健身去哪儿”这个全民健身工作开展过程中“牛鼻子”难题交出的答案。

  近年来,为了增加群众健身场地设施,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圈”,长沙以创建全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持续加大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推动城乡健身场地设施从“有”向“优”转变,许多闲置空间、土地变身“金角银边”的案例令人眼前一亮。

  每天吃完饭,湘江新区莲花镇桐木村村民老张就会到新建的莲花镇全民健身中心来转一下。“我和几个老伙计都说好了,有事一起来这边打乒乓球。”

  健身中心由四块羽毛球场、四个乒乓球台以及一些百姓热爱的健身器材组成,投入使用后,可让周边3700余名居民实现免费健身的愿望。中心离南洲湖山庄很近,周末常有市民来玩,既可以一举解决村民的健身问题,也可以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补充。

  (开福区四方坪清廉主题公园入选作为首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试点。此为规划图。)

  “高架桥下健身场所的设立,是基于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健身场所的均衡分布的考虑,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健身环境。”长沙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太焱介绍,长沙已启动公园绿地、高架桥(立交桥)等公共空间建设试点工作。此前,长沙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已对城区(内五区)高架桥(立交桥)和公园绿地进行摸底,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原则,共梳理高架桥(立交桥)237座、城市公园76个,适合桥下空间改造体育设施的桥梁17座、适合改造体育设施的公园27个。经过研究决定,最终确定湘江新区湘府路大桥(西)、芙蓉区花侯路浏阳河大桥(东)、开福区四方坪清廉主题公园作为首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试点。

  这是长沙加大公园绿地、高架桥(立交桥)下等公共空间的综合利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缩影。

  为此,长沙市体育局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积极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先后吸引社会资本新改建鹅羊山体育公园、长沙产投高新区全民健身中心、白霞社区社会足球场等9个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

  近年来,长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目标,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基础配置,引导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方法上,结合乡村振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等城乡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推动在公共绿地、社区闲置空地、小区公共场地、城市“金角银边”等公共空间建设标准或非标准室外运动场,全面建立起与群众需求相适应、与人口要素相匹配的区县(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实现了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湖南省现有体育场地面积16,840.91万平方米,人均达到2.55平方米,其中,长沙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最多,为2.77平方米,体育场地数量为31140个,稳居全省第一。

  家住洋湖景园的陈先生是忠实的羽毛球运动爱好者,苦于刚毕业,去健身房办卡又太贵了。“要是家附近有场子就好了,还可以顺便解决打球搭子的问题。”

  陈先生的烦恼很快将得到解决。离他家十分钟车程的地方,洋湖生态体育公园可满足他的需求。

  洋湖生态体育公园项目总投资额为2400万元,总占地面积64.64亩(约43050㎡),规划综合球馆、室内泳池、户外营地以及活力园地等模块,其中包括4片篮球场、16片羽毛球场以及8片网球场。近3000㎡体育特色培训中心涵盖轮滑及室内恒温泳池等项目,户外营地区配备帐篷营地、天幕、配套用房以及大量户外休闲绿地pg电子模拟器,活力园区包括儿童活动场地及健身器材广场,公园内还将建设一条智慧健身步道pg电子模拟器,配备智能系统、标识标牌,方便大家出入。

  这是洋湖体育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洋湖体育公园一期于2017年建成开放,场内共有10片高品质足球场。项目配备了能容纳1500人的看台、102个停车位及800平米的管理服务用房,足球、飞盘等活动项目均可在此进行。

  为让全民健身深入千家万户,长沙市不断推陈出新,摸索出了多条具有长沙特色的全民健身经验。其中,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健身”融合发展,按照“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维护”五位一体工作思路,采取“政府出资、社区出地、企业运营”新模式,建成智慧社区健身中心319个,广泛分布于全市93个街道240个社区,初步实现了“出门就是运动场,下楼就有健身房”的工作目标,有力缓解了社区居民“健身难、健身贵”的现实难题,深受群众欢迎,被评为全国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根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住宅开发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意见》,在新建居住小区的规划审批、竣工验收环节,严格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体育设施,2021年以来审批新建住宅小区151个,配建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8.4万㎡。

  “十四五”来,长沙市、区县(市)两级投入财政资金超2亿元,新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319个、室外运动场439个、国球进社区75处、健身步道203公里、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10个pg电子模拟器,投放健身器材500套。2023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7平方米。

  下阶段,长沙将重点抓好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水上运动设施、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桥下公共空间改造等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持续增加体育健身设施有效供给,力争在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5平方米以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体育力量。